給智能音箱再加上一塊屏幕算不上什么顛覆性的改變。但在智能音箱這個被低價補貼催熟的市場,一個小的設計改變可能就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近日,Canalys發(fā)布了今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的出貨數據。
根據統計結果,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音箱出貨量為2860萬臺,同比增長44.9%,亞馬遜、阿里巴巴、百度、谷歌、小米為全球出貨量前五,的亞馬遜出貨量突破了1000萬大關。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第三季度,帶屏智能音箱在全球范圍內增長了500%,達到630萬臺。其中,百度的小度音箱在本季度的出貨量比去年同期多出兩倍,在五大品牌中增速快,在全球帶屏音箱市場,百度也連續(xù)三個季度成為領頭羊。
回到國內市場看,事實上,在去年第四季度帶屏智能音箱就占了當季總出貨量需求的10%以上,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加上一個屏幕,似乎給智能音箱帶來了新的想象空間。
新的增長點
帶屏智能音箱在近兩年成了智能音箱市場新的增長點。
數據顯示,2017年,Echo show在Echo陣營中占比7%,在全年Echo 銷售2000萬臺的量級下,Echo
Show當年的銷售量級已經達到了百萬。
目前,Echo Show
5占亞馬遜第三季度全球總出貨量的16%,也是所有品牌中出貨量的一款帶屏智能音箱。而亞馬遜的對手谷歌的帶屏智能音箱——Google Home
Hub,在2018年第四季度時、推出不到3個月的情況下出貨量也有220萬臺。
此外,百度在去年的第四季度和今年第二季度,帶屏智能音箱都占到了出貨量的四成以上。在今年二季度,百度還憑借帶屏智能音箱,取代谷歌成為全球第二大智能音箱市場廠商。得益于帶屏智能音箱的推動,2019年是百度智能音箱的一個“翻身年”。
對于亞馬遜來說,目前已推出的echo show以及echo
spot系列帶屏智能音箱,正在成為亞馬遜適用書桌、廚房、客廳、臥室等場景的細分產品,并且扮演著智能家居語音控制中心的角色。這將對亞馬遜的重要戰(zhàn)略——構建Alexa的生態(tài)具有重要的意義。
轉回國內市場看,帶屏音箱預計也會成為百度未來的研發(fā)重點。今年,百度與中國聯通戰(zhàn)略合作推出了新品智能硬件——小度在家1C聯通定制版,還宣布與三大運營商都會有合作,用戶可以在百度的智能音箱享受運營商的專屬服務。
與運營商的合作是百度的優(yōu)勢之一。
因為相較于普通智能音箱,在原有智能音箱功能的基礎上,拓展了視頻通話、在線觀看視頻、安全監(jiān)控、拍照等功能,帶屏音箱的特點在于屏幕和攝像頭所帶來的新的交互體驗。例如百度如果能夠通過與運營商的合作在帶屏智能音箱上實現打電話、處理短信息的功能,可以吸引一部分對此有剛需的消費者。
另外,從商業(yè)化的角度來看,對比無屏智能音箱單一的語音交互,帶屏智能音箱確實提供了更多可視化功能,擴展了智能音箱的盈利想象空間。
這一切都來自于帶屏智能音箱可以實現的更多功能,特別是未來對智能家居的控制以及接入智能家居各個子系統的功能,將會進一步提升帶屏智能音箱在家庭使用場景中的地位,帶來更多的商業(yè)變現。
打的還是低價牌
回顧帶屏智能音箱的歷史,開端是在兩年前。
2017年5月,亞馬遜推出了Amazon Echo
Show,與以往echo系列的不同就是給音箱加上了一個屏幕。一年后,2018年3月26日,百度在北京百度科技園正式發(fā)布小度在家。半年后,另一大智能音箱巨頭谷歌,在2018年10月也推出了自己的“GoogleHome
Hub”帶屏智能音箱。
國內以及全球的智能音箱市場,產品形態(tài)由初的無屏逐漸過渡到現在的有屏,但有一點還是沒變——低價補貼市場。
亞馬遜的Echo
show,在面對谷歌的競爭,還是習慣性地動用促銷降價的手段。在國內,剛剛過去的雙十一,百度推出了“十億補貼”全場五折起的促銷活動活動,帶屏音箱天貓精靈CCL到手價格低至299元,小愛觸屏音箱也只要199元就可買到。
事實上,給智能音箱再加上一塊屏幕算不上什么顛覆性的改變。但在智能音箱這個被低價補貼催熟、持續(xù)躁動不安的市場,一個小的設計改變可能就會帶來巨大的變化。
所以,盡管帶屏智能音箱的市場潛力很大,但廠商們還是對相對新穎的帶屏智能音箱類別的價格敏感度較高,并且市場教育還不足夠,消費者對產品的認識不到位,因而也會對價格更加敏感。各大廠商對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的需求比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更大,重金補貼市場依然不可避免。
研究機構Canalys曾預測,到今年年底,中國智能音箱各個品牌的市場份額差異不大。這意味著,短期內中國市場的競爭格局還未確定。國內的頭部廠商還完全沒有達到亞馬遜、谷歌一樣的家族式生態(tài)。
結語
從2017年到現在短短三年間,國內的智能音箱市場已經從2017年的3000萬臺,發(fā)展到2018年的6000萬臺。有機構預測,今年大概率上總量會達到9000至1億臺。
但是,無論是帶屏的還是不帶屏的智能音箱,都無法單打獨斗。需要依賴智能家居的普及率以及國內消費者對音箱的需求的不斷提升,才能避免一直以補貼的手段達到出貨量的要求,拓展軟件、硬件以及更多商業(yè)化的可能性。